当前位置:主页 > 中医其他 > 中药图谱 >

臭草

2022-08-16 17:54 来源:中医在线

名称:臭草 臭草

类别:解表药

拼音:Chou Cao

拉丁:Herba Rutae

别名:臭艾、小香草、荆芥七

药用部位:全草

药材性状:多年生草本,高可达1m,有强烈气示。全株无毛,有腺点。叶互生,2~3回羽状复叶,全裂至深裂,长5~15cm;裂片倒卵状长圆形或匙形,长1~2cm,全缘或微有钝齿。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;花金黄色;萼片4~5;花瓣4~5,边缘细撒裂状;雄蕊8~10;心皮3~5,上部离生;花盘有腺点;蒴果4~5室,成熟时开裂。种子肾形,黑色,花期春季。

栽培要点:

产地:

采收加工:6~7月采收,阴干。

地道沿革:

性味归经:性寒,味苦、辛。

功能主治:祛风,退热,利尿,活血,解毒,消肿。用于感冒发热、风湿骨痛、小儿惊风、小便不利、泄泻、疝气、跌打损伤、热毒疮疡、湿疹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~3钱。外用:捣敷、捣汁调敷或塞鼻。

禁忌:



本图文由中医在线整理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相关阅读

  • 蟾酥

    蟾酥

    蟾酥用于痈疽疔疮,咽喉肿痛,中暑神昏,腹痛吐泻。...

    2022-08-16

  • 垂盆草

    垂盆草

    垂盆草用于清热,消肿,解毒。治咽喉肿痛,肝炎,热淋,痈肿,水火烫伤,蛇、虫咬伤。...

    2022-08-16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