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中医其他 > 中药图谱 >

蜈蚣草

2022-08-16 15:01 来源:中医在线

蜈蚣草

蜈蚣草

【别    名】蜈蚣蕨(《湖南药物志》),小贯仲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

【来    源】为凤尾蕨科植物蜈蚣草的全草。

【植物形态】

蜈蚣草 多年生草本,高1.3~2米。

根状茎短,被线状披针形、黄棕色鳞片,具网状中柱。

叶丛生,叶柄长10~30厘米,直立,干后棕色,叶柄、叶轴及羽轴均被线形鳞片;叶矩圆形至披针形,长10~100厘米,宽5~30厘米,1次羽状复叶;羽片无柄,线形,长4~20厘米,宽0.5~1厘米,中部羽片最长,先端渐尖,先端边缘有锐锯齿,基部截形,心形,有时稍呈耳状,下部各羽片渐缩短;叶亚革质,两面无毛,脉单1或1次叉分。

孢子囊群线形,囊群盖狭线形,膜质,黄褐色。

生墙上或石隙间。

分布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及华南、西南各地。

本植物的根(蜈蚣草根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
【采    集】全年可采。

【性    味】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性平,味淡。
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治疥疮。②《湖南药物志》:辟疫,消肿,退热。治腹痛,痢疾,蜈蚣咬伤,无名肿毒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2~4钱。外用:煎水洗或捣敷。

【选    方】

治疥疮:蜈蚣草(全草)二两,一扫光四两。

大蒜杆(干的)四两。

煎水洗,一日三次。

并须内服消毒药:白土茯苓、白鲜皮、蒲公英各一两,八爪金龙四钱。

煎水服,一日三次。

【摘    录】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


本图文由中医在线整理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相关阅读

  • 蟾酥

    蟾酥

    蟾酥用于痈疽疔疮,咽喉肿痛,中暑神昏,腹痛吐泻。...

    2022-08-16

  • 垂盆草

    垂盆草

    垂盆草用于清热,消肿,解毒。治咽喉肿痛,肝炎,热淋,痈肿,水火烫伤,蛇、虫咬伤。...

    2022-08-16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