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初医学家傅山的传奇二三事(2)
2022-08-26 14:18 来源:中医在线
高风亮节拒官位
清初,康熙皇帝为了笼络人心,泯除亡明遗老们的反清意识,于康熙十七年颁诏天下,令三品以上官员推荐“学行兼优、文词卓越之人”,博学多才的傅山当然也在此行列,但是他却称病推辞,即使当地知县强行将傅山招往北京。至北京后,傅山仍有继续称病,卧床不起。康熙皇帝没有办法,只好诏令“傅山文学素著,念其年迈,特授内阁中书,着地方官存问。”
飞笔题书不慌乱
据说在太原城新修城门的时候,城门修的是高大雄伟,甚是可观。但是门额谁来题字呢?论名论艺首举傅山先生,更何况傅山同时还是知府的好友,当然义不容辞。到题字那天,城门前早已搭好高高的云架,傅山先生登上高架,用五尺长把的大扫帚代笔挥毫,一点一画,雄健沉稳,气势磅礴。高架之下来看先生题书的人,一片喝彩。写完之后,先生自己搁“笔”下得架来,举目端祥,也觉满意。可是,看客中有一人却突然发现,先生所题“太原府”三字,少了一点,写成了“大原府”,人们顿时哗然。傅山重新操起扫帚,拧去把柄,只留“笔头”,饱蘸朱漆,然后丹田用气,两臂用力,“嗖”的一声,将扫帚抛向空中,看客们只见一道红光飞起直扑城门洞顶,说时迟那时快,不偏不倚,正点在“大”字腿下,形如桃花瓣,势如坠空石,成一“太”字,妙似天成,毫无补笔痕迹。
本图文由中医在线整理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