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中医特色 > 艾灸 >

艾灸之不同经脉的选穴原则

2022-08-10 12:33 来源:中医在线

艾灸之不同经脉不同的选穴原则:

(一)识穴知经,有经有穴

《灵枢·本输》曰:“凡刺之道,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,络脉之所别处,五腧之所留,六府之所与合。”《经脉》曰:“凡刺之理,经脉为始。”《卫气》曰:“能别阴阳十二经者,知病之所生,候虚实之所在,能得病之高下。”《素问·气穴论》及《气府论》等篇,更是孔穴的专章。由于有了经穴学说,才能发展成为特有的针灸这门科学,并在经穴学说指导下,取得了临床上特有的效果,并且把针灸疗法与一般的物理疗法区分开来。这是针灸学说的精髓和基础。以下各法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补充。

(二)定部守位,无穴无经

《素问·刺要论》曰:“病有浮沉,刺有深浅,各至其理,无过其道……病有在毫毛腠理者,有在皮肤者,有在肌肉者,有在脉者,有在筋者,有在骨髓者。”《素问·调经论》曰:“病在脉,调之血;病在血,调之络;病在气,调之卫;病在肉,调之分肉;病在筋,调之筋;病在骨,调之骨。”《官针》曰:“刺骨痹,稍摇而深之,致针骨所,以上下摩骨也。”凡此诸说,均是指明凡是病患所在之处,即为针灸所取之处。《灵枢·经筋》可以说是以病为腧的专章,而不为经穴体系所拘。这种无经无穴的针灸方法,自上古以至近代,都广泛应用于临床而收到应有的效果。



本图文由中医在线整理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相关阅读